隨著機器人應用的迅速普及,全球市場對機器人的需求不斷增加,而這一趨勢在中國體現得尤為明顯。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國際機器人展(CIROS)上,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隨著國產技術不斷突破,未來5-8年內國產機器人將完成對進口機器人的替代。
相比去年,今年的CIROS上,國際巨頭的身影明顯減少,而國內廠家的出場戲份則明顯增多。證券時報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,今年世界機器人“四大巨頭”僅有安川電機一家到場,其余三家公司ABB、庫卡、發那科均未出席。而國內機器人知名廠家則基本都在了這次展會上,包括機器人、新時達、埃斯頓、廣州數控等。
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統計數據,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總銷量為25萬臺,同比增長27%,汽車、電子、金屬等應用領域仍然為機器人最大的市場占有領域。中國市場方面,2014年總銷量達到5.6萬臺,穩居全球第一大市場的位置。其中進口機器人銷量為4萬臺,同比增長47%;國產機器人銷量為1.6萬臺,同比增長77%。
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,盡管目前市場絕對占有率依然落后于進口機器人,但國產機器人的市場增長幅度顯然超過進口產品。機器人市場總監張進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,相比去年,今年國內機器人行業在精度掌握、軟硬件協調等技術指標方面,與國際水平進一步接軌,預計5年內,國產工業機器人將完成對進口產品的替代。
新時達副董事長袁忠民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也同意上述觀點,只不過在實現的時間長度上,袁忠民認為或需要7-8年時間。“任何產品的國產替代進口都是必然趨勢,工業機器人已經成為新時達轉型的產業方向。” 袁忠民說。據新時達一位銷售人員透露,公司上半年在機器人業務的銷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總銷量。
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宋曉剛認為,國內機器人廠家要形成自主品牌、增強客戶信任度,這三項技術是必須要突破的,3-5年內會有較大突破。